杨玉娟:创新发展传承海派旗袍,科技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文/曾斯逸   发布时间: 2024-01-11

分享到:

2023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22—2023年度“东方时尚工匠”,在过去的2023年,闵行区政协常委、民建闵行区委委员、第八总支主委杨玉娟,收获满满。她说:“我是新时代的新农人。兴农爱农拓新业,书写时代新乐章。”

一、以创新土布传承非遗文化

在2023年的全国妇代会上,杨玉娟作为上海派出的妇女代表,提出了创新发展传承海派旗袍的建议。她说,海派旗袍是上海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是上海的一张文化品牌,希望在全国范围和更广层面,让这张品牌变得更加亮丽,展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服饰之美、生活之美、精神之美。

上海的传统土布作为上海本地家庭女红的记忆,从明清时代的家庭棉纺织开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纺纱、织布。上海本地的土布,质地轻薄柔和,布纹花样繁多。传承至今的每一锭农家珍藏土布,自身仿佛都散发着一种泥土和大自然的芬芳。

杨玉娟积极投身上海传统土布的传承、开发和利用,把土布服饰和文创开发,作为新世纪上海这座国际特大型城市非遗传承的一个突破口。她以土布作为原料,围绕现代人服饰需求,引进大学生和文创设计师,别具一格、无中生有、大胆创意,进行了一系列土布创意和开发制作。她用上海土布制作的旗袍,精致温润、寓传统和现代为一体,把土布技艺和刺绣、盘扣等多项非遗技艺融合在一起,同时镶拼真丝、羊绒等面料,做成现代旗袍,既传承本土服饰文化精髓,又弘扬海派旗袍精神。她千方百计调动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在上海国际文化节、上海旅游节、上海服装节、上海进口商品博览会、上海文创节等国际性文化艺术盛典场合,用土布旗袍舞蹈快闪、文创市集、多媒体传播等方式,推动土布文化年轻化和快速普及。

杨玉娟团队创意缝制的土布旗袍,已连续五年参加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六·六旗袍文化节”活动。土布旗袍特有的本土文化韵味,赢得了申城巾帼姐妹普遍赞誉,也体现公司一直以来的创新追求。

她还组织研发了几十款运用土布花纹制作的时尚文创作品。比如定制款土布跨包,镶嵌了中国民族花鸟图案刺绣LOGO,被年轻人誉为现代“爱马仕”土布包。杨玉娟团队设计的产品,在2023年首届长三角旗袍创新设计大赛中被评为海派旗袍品牌企业、荣获上海闵行区“风雅东方·旗韵闵行”纺织行业服装设计大赛一等奖和最佳造型奖。

在创新传播土布之美的同时,她利用企业位于国家级科技时尚特色小镇吴泾镇的优势,将企业打造成了集非遗传承、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科普教育、红色党建、民建活动和读书阅读于一体的基地,常态化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和文化创意活动,塑造了企业文化,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为市民提供了优质公共服务。她的企业先后获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扶残涉农经济组织”、“科普教育基地”“自闭症青年劳动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她说,“在未来的传承发展中,我希望全国更多的妇女姐妹能参与进来,调动更多的渠道、创新更好的传播样式,共同推动海派旗袍、土布旗袍的传承、创新和推广。我要在在土布文创的设计制作生产传播全产业链中,争取开辟新的展示销售空间,让土布旗袍和土布文创吐露新的芬芳。”

二、以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农业

早在开始上海土布旗袍的推广之前,杨玉娟的事业是从创立羊鑫合作社开始的。为了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称心的蔬果,她始终坚持不使用催生素,用自然的力量做群众满意的果蔬。羊鑫合作社现有农田68亩,其中12亩是草莓园,15亩种植葡萄和桃子,上海有经验的阿姨姆妈尝过之后,交口称赞,甚至有人说:“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啊!”

杨玉娟的合作社可不是个简单的蔬果大棚。她的目标是向科技进军,不断探索开发农业新产品。经过不断的培育,杨玉娟的草莓不仅有市民熟知的香蕉味、巧克力味、奶油味,还新开发了一种市面上罕见的白草莓,一口咬下去,充满黄桃般的甜蜜。除了白草莓,还有“科技桃”,杨玉娟的团队培育的桃与普通的桃不一样,是节约土地、质量优良的“科技桃”。普通桃树都是向四周生长,占地面积大而且结果率不高,而羊鑫科学培育的“科技桃”,向上方生长,结果率高,便于密集种植,节约土地。

杨玉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新农人”。她不仅瓜果梨桃枝繁叶茂,她还创造性引进种植了八月瓜、碧根果等观赏品种,创建龙鑫谷观赏农业基地,搭建起农旅融合新平台,成为了市民和青少年学生观赏现代农业的新载体,吸引大批市民前来休闲采摘。最近几年,她启动了68亩土地全面改造升级项目,经过门头围墙、紫藤长廊、种植大棚、景观大道、清水平台等重点目标的改造,把羊鑫合作社打造成为集红色教育、体验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生态产业园,契合了吴泾镇建设生态农谷的计划,也配合了闵行区科普项目的建设。

三、以善行义举彰显使命担当

回忆起自己走过的路,杨玉娟说:“我成为‘吴泾媳妇’20年了。吴泾就是我的家,我想让这里变得更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她勤学善思、脚踏实地、乐于奉献,默默为吴泾发展贡献力量。

在2018年的“巾帼建功”活动中,她用实际行动带领“羊鑫人”积极参加志愿公益活动。敬老爱幼,勇担社会责任,成为了杨玉娟的一张名片。她带领着团队参加了国家“希望工程”公益活动,她不仅给孩子们送去书包和温暖,她还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担负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各项费用,15年如一日送去关怀。每逢重阳节、端午节,她都会去吴泾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我只是恰巧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时代助我建功,祖国助我立业。没有伟大的祖国,哪有我的合作社。没有生我养我的土地,哪有我的文化传承。这里就是我的家和国。挺身而出、贡献力量,就是我作为一名新农人的责任担当。”说出这番话,就是“三八红旗手”杨玉娟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编辑:徐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