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美育(音乐)教育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07-24
文/沈捷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美育相关的政策文件,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针,扎实推进美育工作的落实。美育对于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先进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以繁荣的艺术和文化而闻名的城市,其文化教育事业也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音乐教育的普及化成为上海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学也一定程度增加了音乐教育的课程占比。然而,在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从思想上来说,现有文化教育环境下也还存在不学音乐的人抱有“音乐无用”的思想,除了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音乐这门学科跟升学并不挂钩,甚至还有些人觉得学音乐就是浪费钱,学音乐就是不学无术等。在这种环境下选择让孩子学音乐的家庭,都会对孩子抱有一种过高的期待和目的性。
针对现有上海音乐教育,梳理相关问题如下:
1、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虽然上海的音乐教育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仍有很多学生无法得到音乐教育的机会。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无法接受音乐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课程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将书本内容向学生传授,并没有深入让学生理解音乐。
2、音乐教育资源不足问题。音乐教育是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包括音乐教师、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方面的投资。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上海音乐教育的资源还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学校没有足够的音乐教室、乐器或其他必要的设备来有效地教授音乐。这意味着学生可能无法获得发展音乐技能所需的资源。此外,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缺乏限制了学校可以教授的音乐类型,这进一步限制了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3、过于强调应试教学。许多学校把考试成绩看得比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重要。这意味着学生们可能在没有完全理解音乐背后的含义的情况下,就被教导去记忆和再现音乐。此外,对考试的关注会创造一个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可能会阻碍学生对音乐产生真正的兴趣。
4、上海中小学缺乏音乐欣赏和课外音乐活动。许多学生没有机会参加音乐会,参加音乐比赛,或加入学校的音乐俱乐部。这可以限制他们接触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以及他们在课堂之外发展音乐能力的机会。
英国教育部有这样一个说法——他们培养的孩子的标准,要有优异的学术成绩,有出色的体力技能,更要有杰出的艺术修养。音乐教育应该放慢脚步,可以说,带着功利心学艺术,学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时,融艺术于生活,练就的是思维,影响一世。
对于现有上海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建议如下:
1、重点建议将乐器教学纳入音乐教育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将音乐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并且中小学阶段在学校内加设乐器课程,所有学生需加入乐队学习,当然,建议采用简单的操作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等,不建议采用需要较高操作技巧的乐器。乐器教育对比其他音乐教育有较大优势,学习乐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运作,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更好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音乐天赋,培养音乐才能。学习乐器不仅可以让更好的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他们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学习乐器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和磨炼,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
2、建议针对乐器教学在中小学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音乐课程。这将为应该教授哪些主题、应该培养哪些技能以及如何评估音乐提供明确的指导。音乐教育应该从应试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将包括制定教学方法,优先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中小学应更加重视音乐欣赏和课外音乐活动。这将包括为学生提供参加音乐会、参加音乐比赛和加入学校音乐俱乐部的机会。
3、增加专业音乐教师的数量,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并具备有效教授音乐的必要技能。还应为这些教师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以便正确地教授音乐。
4、建议增加音乐教育的课程考核权重,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建立音乐教育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