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日本核废水排海对国内社会稳定影响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08-29

分享到:

文/吴秉衡

北京时间8月24日12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开始排入海洋。对此,国内舆论哗然并民情义愤填膺。梳理截至目前国内网民关于此次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有关言论,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值得关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其一,群体情绪趋于消极悲观。当前,关于此次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国内网民存在明显消极悲观的群体情绪,且尤以食品安全话题为甚。同时,关于此次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自媒体短视频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更加推波助澜了上述情绪的蔓延。例如,有人自诩为沿海渔民录制自己嚎啕哭诉未来生计毁灭的短视频,引起一众网民感慨附和。

其二,盲目囤积物资现象再现。8月24日以来,因担心食用盐受核污水污染,国内多城市已重现盲目囤积食盐现象。大多数囤积食盐的居民是受跟风心理影响。这其中不乏个别商家的从旁诱导。例如,在一些团购群,“团长”借机推销食盐,引发了居民的恐慌。

其三,极端民族主义言论冒头。8月24日以来,国内网民的反日情绪逐渐高涨。除较为温和的要求经济制裁日本的言论外,目前在一些微信群已经出现呼吁没收在华日本人财产以及闯入日本驻华使领馆的极端言论。

我们更需要注意到:当前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根据官方数据,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CPI环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六月扩大0.4个百分点。国内社会稳定综合治理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觑。

除缓解消极悲观群体情绪、消除盲目囤积物资等出格现象发生外,全社会的当务之急还包括警惕境外反华势力借机制造舆情,预防再度发生诸如上海“4·16”反日大游行、西安“9·15”反日寻衅滋事案这般打着反日旗号实则严重扰乱国内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对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如下:

1.限制核污水排海事件短视频的过度解读。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短视频在客观上刺激着国内社会消极悲观群体情绪的产出。及时控制此类短视频的播放和解读将会有利于缓和国内上述群体情绪的进一步蔓延发酵,消除盲目囤积物资等出格现象的发生。

2.控制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后续新闻报道。与上文同理,适时把控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后续新闻报道也将有助于缓和国内上述群体情绪的进一步蔓延发酵,消除盲目囤积物资等出格现象的发生。

3.控制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网络过激言论。8月24日下午,16名韩国大学生试图闯入位于该国首尔市钟路区的日本驻韩大使馆,以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8月25日,日本驻华大使馆官网已经发文提示在华日本人注意因该国核废水排海在华发生不测事态的可能性。由此,管控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网络过激言论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同时着力避免前述群体受到境外反华势力误导以至于国内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极端群体性事件。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