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10-07

分享到:

文/司政

上海市宣布,计划于2024年9月主办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并特意为自行车爱好者设置了业余组比赛。与此同时,上海还计划于2024年10月在滨江沿岸隆重举行全球知名极限运动赛事——"FISE国际极限运动嘉年华"。此外,上海还策划了一系列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包括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和攀岩等四个项目。这些赛事的举办将推动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有助于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但是,目前上海在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方面,还遇到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全民健身意识相对薄弱。根据相关专家统计,目前国内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还比较单薄,行为力不足,体育消费人群占总人口比例比较低,大约为10%左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年轻群体,多数年轻人表示年轻就是资本,还没到需要锻炼身体的时候,不肯把钱花在健身上,对健身存在较大误区。

2. 国内体育运动多样化不足。体育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体坛最高殿堂奥运会所包含的赛事就多达28个大项,302个小项。说到体育,人们通常聚焦于关注度比较高的项目,比如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等。一些冷门的赛事运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如这次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卡巴迪、竞速小轮车、藤球等,其中竞速小轮车还是奥运会比赛项目。这些项目在国内的知晓度还非常低,不利于相关运动发展。

3. 上海在世界范围内缺乏有代表性的知名运动队伍。例如美国纽约,在体育方面很有影响力。篮网与尼克斯都在纽约,尼克斯主场更被奉为篮球麦加圣地。除了NBA球队,NFL的纽约巨人队,MLB的纽约洋基队,另外还有纽约大都会队。但是上海缺乏这样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运动队伍。

关于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 将小型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纳入新建小区或新建公园的标准化设施中。2022年,上海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83万㎡,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949个,全年累计配送体育消费券2334万元。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1㎡,较2021年人均2.44㎡增加了0.07㎡,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本市在公共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建议可以通过将运动场地纳入到新建小区或新建公园的标准化设施当中,进一步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 中小学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开放体育课后服务。建议按专项开课、按兴趣编班、按水平分层,实行小班化教学。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建议开设体育课后服务。在课后,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以体育课后作业完成、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学有余力学生已学内容巩固提高为主,开展体育锻炼辅导和补习。

3. 强化城市某一大项运动,打造特色体育运动城市。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是世界著名的“田径之城”,依托高校和赛事进行体育文化和城市氛围塑造,成为了世界体育爱好者的“圣地”,成功树立了享誉世界的城市品牌名片。政府对慢跑、自行车运动做了妥善规划,在河滨、校园、市区及山区,铺装完善的步道或越野山径。尤金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观点供参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