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运期间在全国火车站内增加24小时候车室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2-06

分享到:

文/范博亚

每年,离乡外出务工、求学的人群会在春节期间集中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春运大军也已增长到2015年的37亿人次,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春运期间,火车这一安全稳定的交通工具成为很多人回家过年的首选。随着春节临近,各地火车站内旅客数量开始激增。

今年春运期间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降雪、冬雨等恶劣天气现象,致使众多列车班次无法稳定运营,导致越来越多的旅客不得不长时间滞留在火车站候车。然而每个车站候车大厅内固定的候车座椅有限,容纳量严重超负荷。以上海虹桥火车站为例,近日,就有凌晨候车室无法进入导致大量旅客不得不站外饱受寒风候车的新闻。随后虹桥火车站宣布24小时开放,随之而来的便是候车大厅人潮汹涌,人满为患。

大部分火车候车室的正常营业时间为早5点至夜间10点半,近日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铁路部门对在受影响线路运行的部分列车采取停运措施。2月4日凌晨,虹桥火车站部分列车也因此延误或停运,一些候车旅客不得不临时在车站过夜。受到候车室营业时间的限制,乘坐“加车”、遇到火车晚点晚发、凌晨需要赶车的旅客会感到不便。这也引发了对公共交通人性化服务的一些思考。为此建议:

1.春运期间,在全国铁路枢纽火车站内设立24小时候车室。候车室可以为需要夜间出行和滞留火车站的旅客提供候车场所,尤其春运期间恰逢冬季,可以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室内休息场所。

2.在火车站内设立专门区域,增加便携式座椅,可以节约空间,方便更多候车旅客进行休息,避免旅客因无法找到座位而占用过道等公共区域。

3.在火车站设立24小时候车室的同时,增加自动售货机,并提供饮用热水,方便旅客可以在车站商户非营业时间内进行必要“补给”。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