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大型度假村、游乐场所及连锁零售店使用现金困难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3-18

分享到:

文/金奇

今年1月,笔者带孩子前往长白山万达度假村滑雪,夜晚户外气温为-37℃,手机电池电量在剩余20%的情况下冬眠关机,无法使用。归还雪具时,我们需要支付几十元的租赁费用。然而,在笔者手持现金且无需找零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无人能收、无人敢收”的尴尬境地。原因是整个度假村的滑雪项目通过万达小程序实现开卡、押金、预约、租赁、支付、退卡的全闭环。在一整套先进且便捷的电子支付流程中,没有任何环节可以通过现金完成支付。公司为防止员工“飞单”,也禁止员工为消费者代付任何产品项目。

最终通过交涉,当晚值守员工在其微信工作群中报备并取得同意后,用其私人微信扫码支付,并将所有环节逐一拍照备份。笔者的问题虽然得以解决,但有2个问题确实存在:一是当晚员工最终为笔者申请了代扫码,如果换一个“原则性”强的员工坚持按公司流程办事,结果可能就是麻烦相关部门出面解决;二是笔者正好有等量的现金可以支付给代付员工,如果全是100元整钞,员工表示也无法给笔者找零,消费者权益依然会有损失。

在电子支付习以为常的今日,此类事件却不绝于耳。例如:2023年6月海报新闻(山东省宣传部官媒)报道过北京王府井关闭人工售票窗口改为手机预约支付的情况;同年8月澎湃新闻报道过我市长风公园游船现金购票受阻的情况;9月各大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讨论瑞幸咖啡门店无法现金支付、必须小程序电子下单的情况。直至现在,瑞幸咖啡现金支付问题仍未解决。

如今企业开发自己品牌的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确实提高了管理效率,既解决了多客户同时点单的排队问题,又降低了财务核对的难度,还避免了个别收银人员“飞单”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但是此类电子下单、支付、核销的一体化模式在便利的同时,正逐步淡化现金使用,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不公平交易。此次笔者虽遇极端天气,但类似经历并非极端个例,寒冷地区的手机关机,漂流项目的手机进水,偶发性的手机损坏、遗失,都会导致整个消费过程中断。此时消费者拿出随身携带的现金却被告知无现金支付通道时,或以无法找零多收费用时,存在不公平交易,侵害消费者权益。

二是不友好设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有老龄化趋势,不少老人因观念、学习能力、视力老化等问题无法熟练操作各种电子支付程序,他们也习惯了随身携带现金。手机支付全闭环对一些老人十分不友好。同样,我们一边鼓励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社会实践能力,一边呼吁不要让电子产品戕害我们的下一代,一边又要求消费时必须使用电子产品支付,如此的“三角关系”不禁有些自相矛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印制方面由央行进行处罚;损毁人民币由公安部门处理;违反人民币使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因此针对人民币现金使用困难的情况,笔者建议由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理为宜,结合“宣传”+“检查”+“处罚”实现治理三步走,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多渠道多维度“地毯式”宣传。秉持着“疑罪从无”的原则,暂不认定各企业的主观故意性。目前《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于拒收人民币有较明确规定,故通过广泛宣传即可达到效果。市场监管局有较全的辖区企业名录及负责人手机号,借由短信群发功能,可以由省、市各级市场监管局、监管所向企业负责人发送短信,也可以上门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醒企业避免出现人民币现金拒收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新闻坊”等电视节目讨论提高宣传力度。

二是随日常随需要“上门式”检查。市场监管局本身具有日常检查、联合检查等执法任务,在上门时针对直面消费者的企业做附带性人民币现金支付检查。现有手机支付方式普遍有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选项,最理想的整改方案是让IT部门额外添加现金支付通道,当面支付后由柜员直接在电脑上确认以达到支付流程的闭环。值得注意的是现金支付需与其他支付方式享有同等优惠。

三是依法律依条例“坚决式”处罚。2018年,国家发改委与文旅部、央行联合发文,明确要求严厉查处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保障重点城市、景区现金总量满足、结构合理,满足外币现金兑换服务要求。在解决老年人日常消费面临的手机支付“数字鸿沟”等问题中,加大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的整改整治力度。如今6年过去了,再有发现拒收、“软拒收”人民币现金且屡教不改的企业应当坚决予以处罚,让违法企业知道触碰红线的痛。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