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立外卖骑手友好社区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7-04

分享到:

文/吴咏梅

上海作为一个服务业发达的都市,每天有超过2万名外卖骑手穿梭于各大商圈、居民社区,配送超过200万单的即食外卖商品。而外卖骑手不同定点配送、与居民社区建立长期联系的快递骑手,他们会遇到居民社区“进门难”等的问题:

1.进门难。人车分流的小区是不允许骑车进入;有多个出入口的小区,允许外卖骑手通行的社区大门时常发生变化、甚至只开放一个出入口给外卖骑手同行,导致外卖骑手在递送时限压力下还要绕远路。

2. 寻路难。新晋来到这个地区的外卖骑手,对于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区门牌号不熟悉,影响到其配送时间,增加工作压力。

3. 通行难和停车难。时下中国城市的车辆饱和度,早已使得居民社区内停车成为难题,小区内人行道经常被机动车占道堵塞,外卖骑手在小区内的通行和停车都受到阻碍。

4. 因上述原因造成的外卖骑手与物业保安发生矛盾与争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区对外卖骑手小区准入的管理,也是出于维护社区居民人身安全因素的考量:随着老龄化,老年人平时更多选择在所居住的社区内晒太阳、遛弯,两轮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小,加上外卖骑手因送单节奏而采用的行驶速度,以及高峰时期穿梭在社区中外卖骑手的数量,都有对于老年人在小区内的出行带来隐患和风险。上述问题也同样出现在在社区中玩耍的幼童、青少年身上。

面对上述两难问题,近日由殷行街道党工委与美团(上海)党委携手打造的全市首个“骑手友好社区”在开鲁新村片区正式落成,区域内设置小区地图、骑手驿站、袋鼠宝贝之家等设施。“骑手友好社区”落地以来,骑手的反馈基本都得到了社区的响应,配送体验明显提升。

为此,建议:

1. 加快推进外卖骑手友好社区在上海市的建立,对于提升外卖配送服务质量、保障社区居民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为骑手开通了出入绿色通道,在小区门口放置小区门牌号地图、进行楼牌号可视化改造;加强社区与外卖平台的合作:建立社区与外卖平台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骑手和居民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外卖骑手友好社区的各项措施,确保措施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2. 设立骑手驿站:在社区或街道附近设置骑手驿站,提供临时休息、充电、饮水等服务,改善骑手的工作条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针对骑手电动车换电需求,在社区内合理增加换电柜数量,方便骑手在配送过程中及时更换电池,确保配送过程的连续性和效率。

3. 试点设立外卖接力志愿者:在社区内设立外卖接力志愿者,由志愿者或物业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集中接收外卖,并通过冷餐车等方式统一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递送。这不仅可以解决骑手进小区的问题,还能提高配送效率,保障居民的安全。

4. 制定社区通行规范:与外卖平台和社区居民沟通,制定外卖骑手在社区内的通行规范,例如限定骑行速度、指定通行路线和停车区域,确保骑手在社区内的行驶不对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造成安全隐患。

本文观点供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