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上海市委自身建设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3-23

分享到:

民建上海市委

自民建十一大以来,民建上海市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把参政党的初心和使命融入到会的各项工作之中,以真抓实干铸就收获,以奋楫争先推动发展,以开拓创新谋求突破,以团结奋进开创新局,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民建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也曾说过:“理必求真,事必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民建一脉相传的优良传统。民建上海市委一贯有“联系基层、联系实际、联系会员”的工作要求,并不断巩固和发展领导班子分工联系基层制度。本届市委延续以往好的经验做法,不断下沉工作重心、加大工作力度,以深求实、以细求实,推动各方面工作更加崇实唯实、精准精细。

市委领导班子每年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五年来结合不同主题开展了数轮大调研,覆盖了全部区委、直属基层组织、专委会、各区委专项基金会、部分会员企业等,与两千余名会员面对面交流。民建上海市委在工作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于基层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思考,找准问题症结所在。通过调研向基层和会员共征集到114个(次)问题和138项(次)意见建议,形成问题清单和意见建议清单,共提出74项整改措施。通过整改力求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推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在会内蔚然成风。

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过程中,市委同样坚持“无调研不发言”。2020年以来,围绕“促发展、保安全”等内容,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走访企业超300家,其他市委领导走访企业300余家,涵盖国企、外企、民企各种所有制,并多次组织召开中外企业座谈会、专家座谈会、政协委员与会员面对面活动等。实而又实的调研、慎之又慎的思考,为市委每年的重要课题、两会提案和大会发言等成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在社会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市委坚持将能做的事情做实做好做精,在广西、湖南、河北贫困地区相继设立19个“上海民建扬帆班”,将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突破性举措,资助当地960名贫困学生进入县城初中学习,累计出资金额508万元,成为市委参与脱贫攻坚的品牌项目。市委领导多次深入贵州、河北、云南等贫困地区考察调研、扶贫帮困,足迹遍布地方政府、乡镇企业、扶贫车间、乡村学校、卫生院、贫困家庭等,为协助当地消除贫困和改善民生,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以实际行动协助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广袤乡村大地共同书写“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二、始终坚持走在前列、奋楫争先

“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发展作出的清晰指示和明确定位。作为上海的参政党组织,民建上海市委同样把“排头兵”“先行者”作为自身的要求和使命,时刻保持“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忧患意识,始终牢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事事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市委领导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带动广大基层和会员以一往无前的闯劲、不畏艰难的拼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和争先创优的干劲,在自身建设、履职尽责、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中充分展示了上海民建的担当作为。

市委连续13年举办“上海民建浦江论坛”,连续14年举办“上海中小企业发展论坛”,连续5年参与主办“中国上市公司论坛”,连续两年举办“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圆桌峰会”,拓展与市、区政府之间合作互动、协商议政的平台渠道,促进中小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对接,发布“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和“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形成具有鲜明标识度和较高知晓度的民建参政议政品牌。

2021年,市委全面开展了“履职能力建设年”和“比学赶超 争创一流”活动,推动各级组织和机关干部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牢固树立“干最好、争第一、当标杆”的争先创优意识,牢固树立对标先进、奋起直追的勇气和信心,在全市民建形成竞相争先、力争上游的生动局面。市委将优化工作激励评价机制作为活动的着眼点,建立健全组织、宣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基层支部建设、会员之家各项工作评价标准,完善机关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体系,以量化指标对工作进行逐项考核评价,作为每年度评优表彰依据,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市委各个条线的工作,在民建中央和全市各民主党派每年的评比中均名列前茅,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交出了合格答卷。

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民建上海市委将弘扬传统与开拓创新并举,不断推进理念思路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使新时代参政党建设永葆生机活力。

市委参政议政、理论研究重要课题每年发布“招贤榜”,动员全市会员主动报名,充分调动会员履职的主观能动性,参加人数达1300余人次。探索建立基层广泛参与的选题机制,每年向各组织和专委会等统一发布征询课题,通过盲评推优进行成果转化,五年来所有区委、直属基层组织和专委会均参加了征询课题。基层和会员参与履职的平台渠道得以有效拓展,部分建言献策得以成功转化,获得感与成就感大幅提升,更大程度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市委不断创新思想宣传工作的手段载体,提高其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运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加强市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设,不断提高其互动性和实用性,为会员参与市委课题、论坛、征文、问卷调查、社情民意各项工作以及帮助会员企业交流合作等创建网络平台。将思想宣传工作与文化艺术、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市委与上海戏剧学院先后联合出品朗诵剧《黄炎培》和话剧《国士》,以表演艺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思想教育,生动呈现了民建创始人黄炎培为救国救民奋斗终生的历史故事,使会员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市委积极开拓线上教育,在各民主党派市委中率先举办网络直播培训班,将其作为传统培训的有益补充,方便更多会员尤其是本职工作繁忙的会员获得培训机会。

四、始终坚持凝聚人心、团结奋进

会员为本、支部为根。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能量。民建上海市委善于将组织的引领推动与会员的自发主动结合起来,将各方力量调动和叠加起来,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使履职的过程成为凝心聚力的过程,成为上海民建大团结大联合的过程。

市委领导坚持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定期举办联络工作沙龙、会员活动日等活动,为更多会员创造与市委领导面对面交流机会。积极加强各组织民建会员之家的建设,并大力推动各会员之家之间的合作共享,发挥“家”的政治引领、情感凝聚作用,增进会员归属感,增强组织向心力。迄今全市共成立68个会员之家,其中17个已向全市会员开放共享。

市委不断扩大专委会规模、拓展专委会覆盖面,并通过“招贤榜”、征询课题、参政议政沙龙等各类平台,将会的履职活动向基层充分开放共享,形成覆盖更广泛、层次更丰富的集智聚力机制。五年来,会员的参政议政撰稿人数占比从4.52%上升至8.11%。

两年多来抗疫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大上海保卫战,市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组织广大会员与全上海人民一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克难前行。特别是2022年3月中旬以来,面对上海空前严峻复杂的新一波疫情,市委和各级组织全力以赴,无数民建会员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日以继夜鏖战在医疗救助、物资保供、志愿服务、基层抗疫各条战线,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涌现出大量生动鲜活、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市委召开表彰大会,321位会员获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民建会员以无数善行义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光辉和力量,源自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沉热爱,源自于民建家国情怀的一脉相承,源自于民建优良传统的深厚底蕴。

面向未来,民建上海市委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永葆初心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在传承创新中全面加强自身建设;铭记参政党历史使命,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履职尽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文获2022年民建中央重点理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