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重要基石

   发布时间: 2021-06-23

分享到:

民建上海市委理论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 毛韬

(本文分别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统战理论研究会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奖)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回顾73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宣言书和动员令的历史瞬间,在中共诞生百年之际,让我们再重新阅读学习之时,仍然感觉到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民族觉醒、民族进步、民族团结、民族解放的喜悦和激情。因此,中共“五一口号”亦是一部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蒋家皇朝残酷统治,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史诗。

  今日,当我们再次重新细细阅读这份73年之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电文稿件的具体内容后,真切感悟到这不是一些“口号”的简单文字排列组合,而是透射出一个具有先进性政党对“民主建国、治国理政”大逻辑深思熟虑的全面思考,它蕴涵着“五一魂脉”、“五一感召”、“五一史诗”、“五一启迪”重大方略的历史进步意义,它亦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共号召,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努力奋斗,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在我国统一战线史上、在民主党派发展史上、在多党合作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导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3周年。在73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宣言书、动员令。因此,可以认为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它亦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共号召,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努力奋斗,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我国统一战线史上、在民主党派发展史上、在多党合作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今天,当我们再重新细细阅读这份73年之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电文稿件的具体内容后,就会感悟到这不是一些“口号”的简单文字排列组合,而是透射出一个具有先进性政党对“民主建国、治国理政”大逻辑深思熟虑的全面思考,它蕴涵着“五一魂脉”、“五一感召”、“五一史诗”、“五一启迪”的重大历史进步意义。

  在73年前,中共发布的“五一口号”,今日让我们再重新阅读学习之时,仍然感觉到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民族觉醒、民族进步、民族团结、民族解放的喜悦和激情。因此,中共“五一口号”亦是一部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蒋家皇朝残酷统治,让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史诗。

  五一魂脉

  我们在阅读这部中华民族迎接解放的伟大史诗中,读到了不仅仅是有关建立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重要历史记载,更是深刻领悟出当年中国共产党所作出“治国理政”历史性和逻辑性的大方略。

  现在让我们再次认真读一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那一段重要讲话,他说道:“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道:“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从近代中国已朦胧地显现了,并贯穿于整个近代和现代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绵延不绝的民族复兴的使命,始终流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而从未中断过。这亦让我们回想起中国近代历史那一幕幕重要的深刻记忆:

  我们曾记得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之后,他写下了自己与谭嗣同最后告别时一段难以忘怀的文字。梁启超痛苦地写道: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遂相与一抱而别……。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这段详细记述当时谭嗣同从容就戮的文字,是嗣同挚友梁启超先生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所回忆撰写下来的。当梁先生写完上述十分痛心的文字搁笔时,还仰天大声疾呼喊道:“呜呼,烈矣!”

  我们亦曾记得当年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他曾与谭嗣同等人并称之为“维新四公子”。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一心肆力于诗,成为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陈寅恪的父尊陈三立的风骨,比之陈宝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虽为进士出身,终其一生没接受过任何官职,吏部主事只是个虚衔。戊戌政变时,维新党人受到惩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革职后退归江西南昌,中间陈三立两次大病,一次拒不服药,至以牙齿咬碎药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忧愤病发,拒不服药而死。父亲为民族存亡而忧郁惨死的情景,时时萦绕在陈寅恪的脑海,更坚定了他与日寇势不两立的决心。办完父亲的丧事后,陈寅恪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虽如此,当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陈寅恪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但他始终立志于书写历史。他曾大声说道:“只要历史不断,国家就不会亡。”

  我们还曾记得100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国捐躯,成千上万位烈士们,就是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这让我们回想起有一位革命先烈,他的名字叫程翊(1913一1941),笔名路马、海仙,号晓村。江西省鄱阳县人,他先后参加国难教育社、青年救国会等进步团体,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加青年服务团,到九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后又到前线战地服务团第一大队工作。1939年回鄱阳,参加中共鄱阳县委工作,任船弯乡乡长,一面掩护中共赣北特委的秘密活动,一面组织民众购置武器,积蓄力量。1941年7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7月30日,壮丽牺牲,时年28岁。

  这年7月,他被关在鄱阳县的船湾乡囚牢里,当他预料敌人将要杀害他时,写下一首《狱中遗诗》,以诗歌的语言,向党、向同志们、向人民作最后的告别!接下来程翊烈士就将这首《狱中遗诗》朗读给我们晚辈们听。这首遗诗写道:

亲爱的同志

我向你们道别了,

亲爱的党,

我向你道别了。

今天,

我关在船弯,

关在敌人的仓内,

我没有机会和你们再见。

今天啊!

我关在这阴暗的仓内!

明天啊!

也许我在背后的山上,

我被强盗们秘密的杀死。

我只是等待这个日子,

因为我心里很光明。

我忠实了祖国,

忠实了党,

忠实了列宁同志,

我没有一丝儿惭愧,

我很对得住我的志气。

若是我真的死了,

死、活你们要看做平常的事,

人生都要有一次的啊,同志!

  我们读了这首《狱中遗诗》,看到了程翊烈士为了“只要主义真”,死又算个啥!革命先烈把死亡,就看作如同回家一样,从容不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啊!

  此刻,又让我们想起有一位叫J.S.密尔的英国著名学者曾经说过的这样一段话,他说道:“一个有信仰的人与九十九个仅仅有利益的人是同等的社会力量。”换句话说,正是这些有信仰的人们延续了历史并且创造了历史。这样一种使命从近代士大夫那里传递到了后来的革命者身上,又流淌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团队的血脉之中。在这血脉中所包含着的“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谆谆教诲,不仅延续了千年中华文化自信的生命力,更为它的魂魄血脉传承发展担纲起历史责任和重大使命。可以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的萌芽,是在明末清初和清朝末期,是以一种试图冲破私人之政权的呼唤释放了出来,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天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一直到谭嗣同《仁学》的“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无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先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的先辈哲理性呼唤,为“大同小康之制,千条万绪,皆为世界也,为众生也,舍此一大事,无他事也。”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超越封建一家之私天下,使天下为人民所共享,这就是孙中山所孜孜追求的“天下为公”的远大理想,但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孙中山先生没有能够实现他心中的这个远大理想。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却超越了“私天下”的千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政治宿命论局限,明确提出了响亮的“五一口号”,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视作为“人民的胜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如此博大的胸怀,才能够承载起一种在其他文化中难得一见的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禀赋和巨大力量,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政治禀赋和巨大力量,才铸就起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和屹立于世界之林。

  五一感召

  1948年上半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泾渭分明,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被推翻。共产党历来倡导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而提上议事日程,国民党接续策划和制造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公朴惨案”、“闻一多惨案”、“杨杏佛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一些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对于“五一口号”的热烈响应,还具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意义,即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已经在政治上实现了从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到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转变。而这个转变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的根本性、历史性转变。追根溯源,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的政治合作,始于抗战初期。但是,在1948年“五一口号”之前,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虽然并肩战斗、相互支持,还只是基于反对内战和独裁,争取民主与和平的共同斗争目标基础上的政治合作关系,而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

  中共“五一口号”发布之后,中共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名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民主人士,在联合发表的《我们对时局的意见》中明确地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此,1948年“五一口号”得到热烈响应,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关系,由一般的政治合作进一步跃升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合作的重要转折点,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的历史界标。

  73年前,各民主党派赞成中共“五一口号”,表明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团结合作的立场。

  73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经各种风雨和重大考验,各民主党派始终不忘合作初心,风雨同舟,矢志不移,历久弥坚,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因此,可以认为,73年前,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合作之初心,就全部印鉴在“五一口号”感召的积极响应行动上。73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继续携手前进,仍然时刻铭记73年之前的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五一史诗

  73年前,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虽然只有23条进步口号文字组成,但是如果我们将全文的23个口号排列的“一至二十三”数字,皆改写为时间状语的文字,即在前20条口号的文字之前,全都加上“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这个特定的时间状语,然后再在最后结尾3条口号的文字之前,全都加上“今天,我们热烈庆祝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这段文字的话,那么就能撰写成一部读起来有着朗朗上口感觉的迎接中华民族伟大胜利的“五一史诗”篇章。接下来就让我们大声朗读一下这篇《伟大的五一史诗》吧!

《伟大的五一史诗》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将成为中国人民迎接民族解放的伟大节日!

  为此,向英雄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致敬!热烈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就是他快要上断头台的预兆。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胜利和开展!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一切为着前线的胜利。解放区的职工,拿更多更好的枪炮弹药和其他军用品供给前线!解放区的后方工作人员,更好的组织支援前线的工作!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向解放区努力生产军火的职工致敬!向解放区努力恢复工矿交通的职工致敬!向解放区努力改进技术的工程师、技师致敬!向解放区一切努力后方勤务工作和后方机关工作的人员致敬!向解放区一切工业部门和后方勤务部门的劳动英雄、人民功臣、模范工作者致敬!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的职工,为增加工业品的产量,提高工业品的质量,减低工业品的成本而奋斗!拿更多更好的人民必需品供给市场!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的职工,发扬新的劳动态度,爱护工具,节省原料,遵守劳动纪律,反对一切怠惰、浪费和破坏行为,学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的职工,加强工人阶级的内部团结,加强工人与技术人员的团结,建立尊师爱徒的师徒关系!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私营企业中的职工,与资本家建立劳资两利的合理关系,为共同发展国民经济而努力!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的职工会与民主政府合作,保障职工适当的生活水平,举办职工福利事业,克服职工的生活困难。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解放区和蒋管区的职工联合起来,建立全国工人的统一组织,为全国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奋斗!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向蒋管区为生存和自由而英勇奋斗的职工致敬!欢迎蒋管区的职工到解放区来参加工业建设!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蒋管区的职工,用行动来援助解放军,不要替蒋介石匪徒制造和运输军用品!在解放军占领城市的时候,自动维持城市秩序,保护公私企业,不许蒋介石匪徒破坏!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蒋管区的职工,联合被压迫的民族工商业者,打倒官僚资本家的统治,反对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全国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者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反对美帝国主义者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复活!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中国工人阶级和各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者压迫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民主运动和职工运动!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向援助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推动中国职工运动的世界各国工人阶级致敬!向拒运拒卸美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援蒋物资的各国工人阶级致敬!向并肩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各国工人阶级和各国人民致敬!

  今天,我们热烈庆祝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团结万岁!

  今天,我们热烈庆祝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万岁!

  今天,我们热烈庆祝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五一启迪

  今日,我们重新阅读中共“五一口号”之时,可以深切感悟到,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关照现实,都需要用“大历史”的视野跳脱当下一时一地一国的时空局限,方能从中把握更完整和清晰的发展逻辑和时代脉络。

  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摸着石头过河”,直到今日,在我们已经站立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接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对外宣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如同史家去除资料的杂芜、勾勒时代的经纬,透过“大历史”的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领导者,正在更深远的历史区间中,思考民族发展的新未来。

  “历史逻辑”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兴国运兴”的“历史大势”,以及中共十九大报告一系列“历史”话语的表达,向世界展示出新时代中共领导层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说道:它是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这番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过去讲政党制度的独特性,到这次重点讲新型政党制度,表明了我国政党制度不是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另类,而是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方面谈了"新"的特点。通过对旧式政党制度的对比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讲清楚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儿,这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让一些"跳不出"旧式政党制度的国家看到了可以借鉴的模式。这实际上克服了旧式政党制度中,比如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弊端,一党制、两党制有个缺陷,一党制没有监督,两党制轮流坐庄。新的政党制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安排,科学决策,避免了利益集团造成社会撕裂的弊端。

  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有根有魂的制度。说它有根,就在于这个制度是植根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并且通过“五一口号”予以感召、予以启示、予以光大、予以弘扬。中国的政党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文化传统,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

  今天,在我们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的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73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热烈响应。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开启了历史性的伟大探索与实践。

  73年后的今天,“五一口号”又成为建立新型政党关系的基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治国理政"的大逻辑、大感召、大聚集、大合力,并且还以一个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型政党制度,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好方案。

  当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就是来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的政党制度秉持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的制度自信源于文化自信,为人类贡献了我们中国智慧。

  可以说,中华5000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中国人民展现出独有的东方智慧和历史担当。中国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学习、探索、创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以自己的经验、开放的姿态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提供建设性的“样本”。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亦已经包涵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理论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切,皆是由当年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所奠定基础的。所以讲,虽然中共“五一口号”发布,已经过去了整整73个春秋。但是,“中共“五一口号”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仍然一如继往地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发展建设。未来,在中共“五一口号”的鼓舞和激励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创未来”的宏伟事业,必将载入21世纪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光辉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