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委第十八支部参观矾山矾矿遗址

文/顾子乾  图/饶升   发布时间: 2024-10-16

分享到: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9月22日,民建普陀区第十八支部的会员们前往浙江省苍南县参观矾山矾矿遗址。支部主委饶升,副主委洪亮参加。

矾山镇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西南部山区。会员们首先参观了温州矾矿博物馆。经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介绍,会员们了解到:矾山已探明矾矿储量达2.4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80%,世界的60%,因此被誉为“世界矾都”。新中国成立初,矾山镇的工业生产总值占据了整个温州市的三分之一,一个偏远乡镇一跃成为了温州市名副其实的“工业心脏”。此后,由于明矾逐渐被硫酸铝取代,销售量骤减,加上矾矿提炼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大。另外,由于生产方式粗放,炼矾所产生的矾浆、矾烟和矾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河水被污染,山体植被变得稀疏。上世纪90年代开始,矾矿开始出现亏损,矾山的采矿业步入萧条,这其实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镇的发展历程。

但是如今的矾山镇并没有出现萧条的迹象,相反,随着苍南县政府提出“矾矿申遗”思路,并连续多年将“矾矿申遗”工作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矾山镇举办世界矾都工业遗产高峰论坛,并于同年12月获评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

会员们参观的南洋312平硐证实了钒矿发展的新思路。这里曾是温州矾矿主采矿区,地下复杂的矿坑体系,出入口有多个,多是相通相连,矿洞入口并不起眼,进入之后,在矿洞中还有一处大型会堂,以前用来开会和学习,现在这里可以举办小型的晚会。

从矿山金山变成秃山,又从秃山变成绿水青山,成为旅游景点。会员们通过此次矾山之行不仅缅怀了往昔矿工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在这段历史发展中寻找到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启示。

编辑:仲晔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