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建浦江论坛”举行 周汉民作主旨演讲
发布时间: 2013-12-27
【本站讯】12月27日下午,由民建上海市委主办的 “上海民建浦江论坛”在民主党派大厦举行。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徐钧健参加,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张兆安主持会议。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近150人参加论坛。
周汉民作了《自贸区建设成果盘点及前景展望》演讲。他在发言中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做到两个“前所未有”,一是作为第1个国务院批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自贸区要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新经验、开拓新途径,就自贸区进程来看, 3月28日李克强总理提议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整体方案,8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有关调整涉上海自贸区法律的决案,这一切前所未有;二是三次最重要的会议即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唯一提及的区域性但具有全局性影响力的工作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因此这是一项国家战略。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9月29日正式运行以来至今已约3个月,其中最关键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产生了7大溢出效应:1、构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决定的60个具体任务、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中需要力推、复制、推广的举措;2、构成2014年国家改革年度计划的最重要方面之一;3、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导致涉及外商投资的相关法律暂停实施3年,加快整体修法进程;4、实行上海自贸区新政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正式谈判进程,并进入实质性阶段;5、改变中国引进外资方式,一是投资范围由直接投资转向间接投资,二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服务贸易领域广泛开放,四是涉及投资争议解决机制和原则;6、中国得以平衡TPP谈判、TTIP谈判;7、构成中欧双方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基础。
他还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未来发展提出3点期许:
1、起步要分三步,目前已走了两步,即9月29日自贸区总体方案的6大领域、18项开发措施和12月2日的央行30条,目前必须尽快筹划第三步,首批专项立法必须公诸于众。
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出的第一、第二步尚未完全完成,部分内容由于法律、措施不配套而有待落实,这一现象需要尽快结束。应在明年上半年将现有支持政策和细则落到实处,做到起步稳定,成果扎实。
3、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在明年年底前交出第一份答卷,包括可复制的体制机制,可推广的立法经验,可升级的治理体系等。上海自贸区要做到“四个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管理现代化。
民建中央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宁宁,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许珊燕,上海市展望发展进修学院副院长林锋,上海美华系统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慧分别以《展望中国金融大变革》、《自贸区法制建设及展望》、《互联网金融将带来哪些变化?》、《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及其辐射效应》、《自贸区制度创新和金融改革》为主题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点阐述。
本次论坛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主题,围绕体制改革、法制改革、金融改革、制度改革,汇智聚力,从自贸区建设背景到具体成果、从宏观层面到微观操作、从制度创新到改革重点,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为推进自贸区发展献计出力。
“上海民建浦江论坛”是民建上海市委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为推动上海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上海迎来更大发展的新抓手和新契机。2012年初以来,民建市委曾多次就自贸区的设立和建设,在上海和全国政协会议及多种场合提出建言,此次紧扣自贸区举办论坛,邀请会内专家学者继续建言献策,以期形成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
文/张圣滢 图/茅靖玮 编辑/唐祖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