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夫妇的民建情缘
发布时间: 2018-01-11
口述:徐端文 沈伏卿 整理:葛飞
我们夫妇都是民建会员。我先生今年已95岁,我93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民建人。历经漫长岁月,我俩相濡以沫,共同见证了民建组织从建国初期到现今改革开放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情,对年轻时就树立的座右铭“听老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终生践行,以毕生奉献为己任。
满脑子还是开会、工作那些事
沈伏卿:我们夫妇俩,我先参加民建,组织关系始终在静安民建。后因先生的印刷厂搬迁到徐汇区,也就因此成为了徐汇民建的一员。2015年12月,民建成立70周年之际,民建中央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我加入民建60年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建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岁月不饶人,95岁的先生目前只能坐在轮椅上才能下床活动,我精神还觉得不错。组织上要来探望,我一般都不敢事先告诉先生,因为怕他晚上失眠;而这次他自己得知组织要派人来看望,十分高兴和激动,睡到半夜就呼叫我“快扶我起来,要来不及了、来不及了!”。他至今还时常沉浸在过去忙碌的民建事业中,经常会在睡梦中大呼“要来不及了,快搀我起来”,满脑子还是开会、工作那些事。
在解放初期率先印制毛主席像
徐端文:解放初期,我们家族在上海的印刷厂资金和原材料全面告急,我毅然变卖了在香港的一些家产金条,从香港买回了当时祖国最紧缺最需要的铜版纸,装了几卡车运回上海,途径广州时路过一段险峻的山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悬崖,这时有辆卡车在过弯道时不慎单边后轮悬空,只有三只轮子支撑的卡车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情况十分危险。怎么办?在这荒山野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恰巧有一支解放军队伍路过,解放军战士见状立刻主动参与抢救,部队立即派人下山打电话叫来了大吊车,这才使卡车脱离了险境。面对助人为乐的解放军,我对此充满了感激之情,主动送上金条致谢,但解放军坚决不收,称部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这次与解放军的邂逅相遇,使我奠定了对人民军队的信任。待铜版纸运到了上海的印刷厂里,我看到厂里虽然十分困难,却秩序井然,共产党不但秋毫无犯,还组织工人自觉护厂,厂里有二个中共地下党员,其中一个还是我的大师兄,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我对他十分信任。他们一起到了北京,承接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画报》的印刷工作,由于印刷质量出众,还获得了毛主席的赞赏。当时我们印刷厂在全国还是属于技术领先的,凭借印刷《宋人画册》《江山如此多娇》《金扇面》等大型画册以及《上海博物馆藏画集》,还曾获得过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复制金质奖。出于对党和领袖的热爱,我们印刷厂在解放初期率先开始印制毛主席像,之后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又开始印刷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画像,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出力。
解放后,我还在厂里着手进行产品革新以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力改以往印刷厂常常靠印刷美女肖像、戏剧四大名旦肖像牟利的商业传统,代之以印刷刘胡兰、赵一曼、董存瑞、罗盛教等革命英烈生平事迹故事画像,在社会上广受欢迎,开创了印刷界文化风气转变之先,受到当时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表彰。
1956年1月,我参加公私合营,同年2月22日-29日,参加了全国工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的亲切接见并摄影留念,“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谆谆教导,鼓舞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年3月,我光荣地加入了民建组织。
1956年至文革前,我还担任了静安区人民代表,对区内人民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及时与区政府进行沟通并设法予以解决;我积极关心区内军烈属,除每年春节进行慰问之外,还主动与区民政局联系,吸纳军烈属及其子女6人到工厂工作,得到了当时区政府的嘉奖。
儿媳都参加民建,我们是“民建之家”
沈伏卿:文革期间,民建组织被查封、负责人被批斗,我丈夫也被下放到工厂车间干重体力劳动,在十年浩劫期间,他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和民建组织的多年教育,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1978年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恢复组织和政协活动,自1984年6月起,他先后担任民建徐汇区第一、二、三届区委副主委,1980年任徐汇区政协常委并参与经济委员会和提案委员会的工作。1986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会计工作者。
徐端文:每次召开政协会议前或民建市委提出课题调研任务时,经区委会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后,我主持、组织民建会员就当前区内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展开讨论:一方面向民建市委提供上海市大中型企业有关经济问题的一些材料和意见建议,例如“关于解决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当前几个问题的建议”调研课题;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本区民建成员迅速行动起来,以“求实效、讲奉献、见行动”的精神,提建议、献良策、办实事、作贡献的活动,争做一个保驾护航、名副其实的诤友;另一方面,我就当前区政经济大事选择若干个专题深入基层,听取各方面意见,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题报告,以民建的名义在区政协大会上发言,为振兴徐汇经济事业献计献策。例如商业方面有“徐家汇商城规划问题”“满意在徐汇”;工业方面有区集管局下属企业关于科学管理、医疗保险、养老金及统筹金等,向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情况。
在退休后,我依然还参加区民建和工商联共同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班教育并进行讲课,同时留厂担任顾问,继续在印刷行业发挥余热。
沈伏卿:我们家不单是我们夫妇俩,连儿媳也都参加了民建组织,成了“民建之家”。
人物简介
徐端文:1925年3月出生,汉族,浙江镇海人,大学学历,1956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历任徐胜记印刷厂协理、经理,公私合营上海市美术印刷厂私方厂长,上海市美术印刷厂财务科副科长。曾任第二届至六届静安区人大代表,第五届徐汇区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徐汇区政协常委,第一届至三届民建徐汇区委员会副主委。
沈伏卿:1925年出生,1952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