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届工作

“扬帆学子”传佳讯

2017-02-14

  “翟卫玲,广西大学;黄美娟,中国政法大学;蒙伶俐,广西财经学院;刘忠诚,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金秋十月,曾经的“扬帆”学子——广西田阳初中2010级“上海民建扬帆班”学生——参加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传回喜讯。读着成绩单上这些孩子的名字,六年前他们入选“扬帆班”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全班50人,考出来44个大学生。”电话中,广西田阳初中的黄辉部副校长也很激动。这50个孩子,就是广西“上海民建扬帆班”资助的第一批孩子。

读书不再是奢望

  盘山公路,绕过一弯又一弯;绵延群山,翻过一座又一座;群山环抱中是一片又一片乱石嶙峋的石米地。这里是广西西北部大石山区,石漠化严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烧掉石缝中的杂草,与自然争夺一点点泥土;石缝中的玉米是这里的主要作物,遇旱遇涝就颗粒无收;破草屋、老黄牛是他们的“家产”;“六面”透风的房子在这里比比皆是;水在这里尤为珍贵,由于土壤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这里打不出井也存不住水,他们翻山越岭、肩挑手抬打回来的一桶水要负担食用、洗漱、喂养牲畜等全部日常活动……这就是广西大石山区群众生活的写照。

  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青壮年外出务工却往往因为不能适应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打工数年之后只能回到大山里终老。而他们留在山里的孩子处境更加艰难,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贫困的状况一代传一代。

  自然条件恶劣,道路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这里脱贫致富的步伐。

  要“斩穷根”,就要办好教育。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在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上发言时说,想方设法为当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如解决孩子教育和老人医疗两大难题,不失为精准扶贫的合理选择之一。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自2010年起,民建上海市委积极参与民建中央倡导的“生态教育移民”项目,依托“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在广西田阳初级中学设立“上海民建扬帆班”,通过为每人每月资助200元生活费的方式,帮助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在县城优质初中继续学业,提高个人素质,达到一人走出来,逐步带动一家人搬迁的目的,帮助当地山民走出石漠化山区,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脱贫。

  得益于“思源工程·上海民建扬帆班”,继续读书对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是奢望。他们在教室里挂起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条幅,表达了他们对“扬帆”的理解,也表达了他们对上海民建的感激:“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上海民建亲人的关怀和帮助如春风化雨,改变了我们今后的人生轨迹。”

  至今,民建上海市委在广西田阳初中设立的“上海民建扬帆班”已开办了五届。历届“扬帆班”班风正、学风好,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精神面貌和个人自信心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县、市、乃至自治区、全国的各类活动和学科竞赛中都取得好成绩,成为学校先进班级的典范。2010级、2011级、2013级连续三届“扬帆班”参加中考,成绩名列前茅。最近一个毕业班取得了49人考取市、县重点高中,1人考取中专的好成绩。

帮困助学在行动

  要做到精准扶贫,就得摸清情况,用对办法。上海民建要资助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帆班”,学生入口关、班级管理关和师资配备关都是难题,该怎么办呢?

  为了让真正贫困的学生、真正有志读书的孩子有机会继续读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民建上海市委与民建广西区委和中共田阳县委统战部加强沟通、紧密配合,由各乡镇统战委员对辖区内的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筛选审核,将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报到县委统战部,再根据各乡镇人口比例划分指标,由县委统战部和县教育局根据小学毕业水平测试成绩落实名单,由田阳县初级中学负责招生录取。

  田阳县初级中学作为承办学校,为上海民建扬帆班配备了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后勤保障,提出“思想上严要求、学习上高标准、生活上不特殊”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学科均衡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过后,学校都会就学生考试成绩和日常生活情况与民建上海市委及时沟通,甚至对每个毕业离校的“扬帆班”学生,都建立了联系档案,跟踪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情况。

  民建上海市委除了按时足额划拨资助款,还每年组织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理事和企业家代表看望“扬帆”学子。他们来到学生宿舍和食堂,实地了解扬帆班学生的起居情况;走进扬帆班教室,和他们一起上一节课;又翻山越岭走访受助学生家庭,送上米和油。曾经参加过2013年民建考察团的一位企业家还记得,当他们离开受助学生韦海望家时的情景:小小少年穿着整洁的校服站在自家草屋下目送告别,那用塑料布遮挡做围墙的破草屋,风雨飘摇,但那少年的目光中写满了理想。

  在上海,民建上海市委还通过组织发动、多方筹措,为扬帆班学生募捐图书、教学器材和校服。募捐活动得到了各基层支部和广大会员的热情响应和有力支持,募捐图书早已突破万册,在田阳县初级中学建起了一个“扬帆图书室”。

  民建会员们的爱心在这里汇聚成洪流。这不仅是引导会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组织凝聚力的一次活动,不仅是民建会员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担当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好机会,更是民建“责在人先,利居人后”优良传统的继承。

精准扶贫再出发

  今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戮力同心,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而上海民建响应中共中央和民建中央的号召,在扶贫事业上早已与广西结缘,上海民建会员的爱心早已在广西生根发芽。2014年,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曾前往广西田阳县初级中学专程考察“上海民建扬帆班”项目实施情况,指出:“要以‘灯亮一盏,光洒一片’的决心,把‘上海民建扬帆班’坚持做下去、坚持做好。”今年8月,经过与民建广西区委沟通,民建上海市委决定在田阳初中继续设立“上海民建扬帆班”,并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按照中共中央和民建中央的要求,以精准扶贫、稳定脱贫为目标,继续在教育扶持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贫困户及后代的知识文化水平,拔掉“穷根”,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注入发展新活力。

  不仅在广西,2014年,民建上海市委还参加了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在湖南武陵高寒山区的“生态教育移民”计划,在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设立了“上海民建扬帆班”。

  至今,广西、湖南两地“上海民建扬帆班”受助学生已达360人,接受捐助达164万余元。

  360人,164万余元。这两个数字的背后,是民建会员“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作为,是民建爱心在延续,上海民建教育扶持再出发。

文/徐泽春